必一运动国家体育总局:将研制出台体育用品转型升级、户外运动高质量目的地等政策措施
2024-10-11
06
2024-08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工会主席魏新一行莅临公司考察交流
必一-走在前 促发展 求突破 开新局——全省教育局长2024年新年寄语

  编者按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2024年,我省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锚定教育强省的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谱写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的篇章。

  青岛

  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姜元韶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开启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新征程

  2024年,青岛市教育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和高等教育校地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构建具有青岛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开启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新征程。

  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全面发展时代新人。一是提升全环境立德树人水平。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着力构建“大思政课”体系。二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深化大教研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推进虚拟班级建设。三是提升教育数字化水平。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融通应用,优化青岛教育e平台数据赋能支撑能力。

  推进协调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一是全面推动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全力扩增基础教育学位供给。开展新校高位发展和初中强校提质工作,完善“一长多校”办学保障机制。开展“两县”创建攻坚,力争所有区市基本达到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标准。二是全面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加强省高水平中职和特色专业创建,继续扩增高职办学规模,建强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三是全面促进高等教育校地深度融合。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示范学科(专业群)建设。四是全面扩容老年教育优质资源供给。统筹职业教育资源和融媒体资源,扩大城乡老年教育覆盖面。

  坚持改革创新,提升教育保障支撑力量。一是打造高素质干部教师队伍。强化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和专项整治,实施青年干部育苗行动和“教育名家种子”计划。二是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丰富提升青岛“上合教育”品牌内涵,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三是筑牢安全稳定防线。积极推进“校园天眼”工程建设,构建校园安全防控体系。

  烟台

  烟台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郝慎强

扎实推进教育民生工程 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2023年,烟台市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夯基础、提内涵,促融合、增动能,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烟台市连续4年在省对市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获“优秀”等次,获批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的市。

  锚定“幼有优育、学有优教”,大力实施教育民生项目,教育资源实现扩容发展。顺利实施学校建设工程,综合办学条件进一步提升。圆满完成入学高峰学位保障,保障小学新生顺利入学。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充分发挥优质校引领作用,带动提升区域整体办学水平,有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聚焦“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深化教育内涵发展,育人质量实现持续增效。坚持德育为先。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教学质量巩固提升。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减负增效,提高教学质量。推行体育面向全体,推动美育广泛开展,促进劳动教育丰富多彩。

  立足“发展所需、教育所能”,加大产教融合力度,服务质效实现稳步提升。推动职业院校提档转型,加快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布局调整。推动产教融合载体更加丰富。汇聚优化“政、行、研、校、企”资源,成立3个市域产教联合体。推动高等教育增量提质。持续深化校地合作,累计投入资金1.8亿余元,支持校地融合发展项目140余个。

  坚持“优先发展、重点保障”,强化各类要素支撑,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加强制度保障。实施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党委政府履行教育发展职责制度,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师资保障。实施“幸福教师”建设工程,培养教育领军人才。加强经费保障。年内累计发放各类资助资金3.3亿元,覆盖学生20余万人次。提高残疾学生补助标准,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安置率达100%。

  2024年,烟台市将继续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结构、提升教育质量,不断办好家门口的每所学校,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

  潍坊

  潍坊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杜全平

面向教育现代化 “十大行动”建新功

  2024年,潍坊教育系统将锚定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不动摇、遵循规律不折腾、改革创新不懈怠,重点实施好“十大行动”。

  一是大力实施教育系统党建“内涵提升”行动。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提升党建品牌内涵。规范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深化思政育人“三个一体化”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二是大力实施基础教育“两项创建”行动。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做好小学入学次高峰应对工作。实施义务教育学校“五项全覆盖”工程。三是大力实施课程教学“轻负优质”行动。推进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建设,加快国家课程高质量转化落地。深化“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教师育人素养提升工程。四是大力实施普通高中“优质多样”行动。开展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达标行动。“一县一案”深化中考改革,加强初高贯通衔接教育。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统筹推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五是大力实施职教高教“融合创新”行动。持续推进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争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实体化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抓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赛事。六是大力实施教师队伍“素养提升”行动。健全推进校长职级制度体系,实施领军校长理论素养提升和全员读书工程。实施教育系统“优秀青年人才引进计划”。七是大力实施教育数智化“转型升级”行动。深化教育大数据应用研究,推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省级试点。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和示范校建设。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八是大力实施教育综合改革“赋能驱动”行动。推进省级教育评价改革试验区建设,争创国家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教师队伍“三定三聘三评”改革。九是大力实施教育惠民“品牌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校家社共育品牌引领工程,建好“潍坊市教情民意数据平台”。全面做好“一揽子”惠民实事。十是大力实施校园安全“温暖守护”行动。加快建立全市“校园天眼”视频监控体系,坚决守牢校园安全底线。

  济宁

  济宁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洪正

奋楫扬帆正当时 砥砺前行再出发

  2023年是济宁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济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在济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济宁市教育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切实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立德树人实现新突破。坚持培根铸魂,实施“思政金课”培育专项行动。坚持家校社协同,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举办“为家长赋能、伴孩子成长”家庭教育系列讲座。山东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大会在济宁召开,充分展示了我市全场域、全过程、全时段育人的经验做法。

  教育质量取得新成效。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0所,新增学位4.9万个。学前教育公办率、普惠率分别达65%、93%。教育部部级精品课、省首批特色高中、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强镇筑基试点县、乡村温馨校园创建、绿色学校等评选,入选数量均居全省第一位。“双减”持续巩固提升,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经验先后12次被国务院“双减”协调机制办公室向全国推广。

  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交流轮岗4000余人,进一步促进优质教师资源共享。57名中小学教师、校长入选齐鲁“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人数居全省前列;鱼台县职业中专教师在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主体赛决赛中荣获车工赛项金奖,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服务地方发展展现新作为。积极打造人才集聚高地,拓宽招才引智渠道,2023年共吸纳“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硕士及以上研究生等高层次教育人才421人。在全省率先成立两个高规格产教联合体、15个产教融合共同体,精准对接我市“十强”产业。优化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不断提升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契合度。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面推进“六个三年行动计划”任务落实,努力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教育新贡献。

  泰安

  泰安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鞠允平

强化有解思维 践行为民举措 全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2023年,泰安市教育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群众教育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抓质量、保安全、办实事、解难题,努力促进教育事业更好地惠及全市人民。

  一是积极扩增优质教育资源。投资2.76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6所、幼儿园10所,新增学位30328个,有效化解了秋季新生入学高峰;投资7.68亿元建设义务教育学校薄改提升项目93个,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二是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强镇筑基行动,建设省、市、县三级试点乡镇68个,覆盖327所学校和幼儿园;深化集团化办学,成立84个教育集团,城乡教育差距得到有效缓解;实施主城区分级办学体制改革,主城区高中招生“同城同权”充分落实。三是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水平。通过新建幼儿园、集团化办园等措施,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新申报省级优质园277所,全市优质园占比56.39%,幼儿保教质量不断提升。四是创新开展思政教育。在全市中小学校创新实施思政教育“首课负责制”,构建起“人人讲、科科讲、天天讲”的思政教育格局。五是深化为民服务举措,在义务段学校全面推行课后服务,在全省率先开展小学暑期托管服务;建成泰安市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平台,对食材配送、资金运作、食品安全“全流程”进行实时监管;投资1251万元建设食堂提升项目25个,为108所无食堂的学校配餐。六是深入推进校城融合发展。补助300万元支持山东农业大学“双一流”建设,与县(市、区)政府、企业达成校地校企合作协议30个,签订各类技术合同80余项,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024年,泰安市教育局将锚定“抓改革、增活力、 提质量、保安全”总目标,围绕立德树人、优质均衡、融合发展等重点环节,深入实施思政首课质效提升、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校城融合产业赋能、学生生命健康护航、校园舆情清朗、教育改革深化等六大行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德州

  德州市政协副主席

  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 隋力

做好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德州答卷”

  2023年,德州市教体局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法治能力建设为抓手,狠抓质量提升、聚力品牌创建、守牢一排底线,在扩增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改革创新,实现跨越发展,育人水平不断提升,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教育系统唯一的模范机关建设“三级联动”试点单位,获评“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市”。全环境立德树人、师德师风建设、职业教育、校园安全、乡村教育振兴、近视眼防控、教育招生考试等多项工作在省级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2024年,德州教体系统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锚定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以教育扩优提质为发展主线,全面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

  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提升,优化学校布局规划和集团化办学提质,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优化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坚持开放办学,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实施“未来教育家”培育攻坚行动,出台《德州市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德州市“大德名师”引育计划实施细则》等文件,健全教师发展机制。加快中职教育高位突破,高质量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指导职业学校特色化建设,加快打造优质中职名校。完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加速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育人体系。在工作过程中,德州教育系统将全面分析德州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立足资源禀赋拉长长板,瞄准弱项补齐短板,坚守底线固守短板,打破思维定式,转变思想观念,大胆改革创新,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叠加优势成胜势、激发潜力增动力,凝聚力量走出一条适合德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体育,做好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德州答卷”。

  聊城

  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崔巍

聚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教育强省”建设贡献更多聊城力量

  律转鸿钧,新元肇启。2024年,聊城市教体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改革添动力,以创新增活力,以奋斗聚合力,聚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教育强省”建设贡献更多聊城力量。

  一是着力破桎梏、补短板,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强校扩优和强镇筑基行动,推进教育集团尤其是城区主要教育集团深度融合,推动教育集团、联盟乡村学校覆盖率达70%,切实提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一校一案”开展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达标行动,“一县一策”开展特殊教育学校达标行动,切实提高普通高中和特殊教育水平。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力争全市中职办学条件达标率达92.3%。

  二是着力扬优势、提长板,提高教育服务水平。探索建立教育系统公物仓,健全公物仓管理机制,有效盘活教育资产。加快建设聊城市中小学图书馆和聊城市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实施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工程,实现省、市、县三级乡村温馨校园全覆盖。推动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提质升级、假期托管应开尽开,支持各幼儿园提供“延时服务”,切实提高各学校服务水平。成立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尽快成立专门学校,开展专门教育。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积极培育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赋能产业强市建设,提高职业教育社会适应性。

  三是着力夯基础、强根本,增强教育保障能力。抓实抓细基层学校党建工作,推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地见效。成立聊城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联盟,打造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聊城样本。实施校长园长素质提升工程,重点提升县中、乡镇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的办学治校能力。探索职称评聘分离改革,破除教师职称终身制。探索打破学校教研壁垒,完善教研管理体制。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优化“易入学”平台,实现学前教育阶段“一网通办”。广泛开展安全主题教育和应急演练,守牢筑好学校安全底线。

  滨州

  滨州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美

锚定“一流品质”干教育 聚焦“人民满意”办实事

  2023年是滨州教育的攻坚之年、奋进之年和收获之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迈上新的台阶,更加优质、普惠和公平。学前教育更为公益普惠,新增省级示范园和市级一类园147所,公办园幼儿占比达65.96%;义务教育提速优质均衡,新增小学学位1.76万个,保障了“入学最高峰”的7.4万名一年级新生顺利入学,“强校扩优”行动实现全覆盖,省级教育“强镇筑基”试点镇总数达到13个;普通高中教育拓宽了特色发展之路,两所高中获评“山东省首批省级特色高中”,育人成效得到群众认可;职业教育加速赋能城市发展,7所学校入围山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项目,围绕滨州优势产业新增专业17个,专业和产业匹配度提升到77%,入选“山东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市”。这一年,也办成了多项大事、好事,如滨州学院正式更名为山东航空学院,中国家长大会长期落户在滨州,省内47所本科高校全部参加山东高校“滨州行”活动,等等,对区域教育改革发展影响深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厚积成势。

  2024年,滨州市教育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对接国家、省对教育强国和教育强省建设的战略需求,继续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夯实基础教育的“基点”,建好职业教育的“高地”,服务高等教育的“龙头”,通过攻坚学校办学条件、教师队伍能力、基础教育品质、职业教育赋能、高等教育资源、教育党建水平的“六大突破提升”,全面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力教育提质,做强教育品牌,努力在教育现代化新征程中“树一流品质、办一流名校、建一流师资、育一流人才、创一流环境”,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
2024-08-06
04
2024-08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工会主席魏新一行莅临公司考察交流
必一-重磅!山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的若干措施》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

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的若干措施》

  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的若干措施》,并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进一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的若干措施》全文如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各项要求,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制定如下措施。

  一、深化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改革

  1.完善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每年至少安排1次专题会议,研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突出问题等重大事项,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2.健全党政负责同志抓教育工作机制。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每人每年至少确定1所学校作为联系点,至少到联系点实地调研1次,至少以形势政策报告、座谈交流等形式为师生上思政课1次,帮助解决学校存在的实际困难。完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年终述职必述教育工作制度,将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依法治教、促进教育改革发展、解决教育突出问题、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维护教育安全稳定等作为述职重点内容。

  3.强化督导评价和考核。坚持正确政绩观,将教育评价改革落实情况纳入对各市、县(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评价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对各市、县(市、区)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干部考核、奖惩的重要参考。

  二、深化学校评价改革

  4.完善学校评价体系。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推行“基础性指标+发展性指标+创新性指标”评价模式,基础性指标突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和规范办学,发展性指标突出努力程度、进步幅度,创新性指标突出改革创新、特色亮点。建立不同学校差异化评价机制和生源关联学校评价机制。评价结果作为学校改进提升的重要依据。

  5.优化幼儿园评价。幼儿园评价以办园方向、保育与安全、教育过程、环境创设、教师队伍、克服小学化倾向为主要指标。推进幼儿园分类认定管理。严禁用直接测查幼儿能力和发展水平的方式评估幼儿园保教质量。

  6.规范中小学评价。中小学突出教师队伍建设成效和育人实际成效,重点评价学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规范办学、开齐开足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提升教师评价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学生平等权益、学业负担、校内课后服务、安全管理、社会满意度等情况。义务教育学校评价突出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学校评价侧重办学特色和多样化发展、办学质量达标。系统推进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对学校奖惩、政策支持、资源配置和考核校长的重要依据。

  7.改进职业学校评价。围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评价机制。突出德技并修、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重点评价校风学风、教育质量、就业质量、实习(实训)成效、实际贡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情况。健全政府、行业企业、教师、学生、专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职业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机制。

  8.完善高等学校评价。围绕服务重大国家战略、满足区域发展需求,重点评价高校创新驱动、服务贡献、人才支撑、毕业生就业状况等情况,支持各地实施高校服务地方和行业贡献度评价,推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根据高校发展愿景、功能定位、学科专业等,完善精准定位、分类错位、特色多样的高校评价机制。统筹教育教学、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强化关键办学指标常态化监测,进一步优化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实现方向引领、问题反馈、改进提升、奖励激励等效果。

  三、深化教师评价改革

  9.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弘扬教育家精神,重点评价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操守、从业行为和科研诚信,突出全环境立德树人成效评价。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首要要求。落实教师荣誉制度,强化正向激励,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健全师德负面清单制度,强化师德失范行为警示通报,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取消其在教师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科研和人才项目申请等方面的资格。

  10.突出教书育人实效。将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重点评价教师落实课程标准、规范教学行为、开展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等教学实绩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能力。完善各级各类教师教学工作量评价标准,细化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落实高校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制度。探索职业生涯周期评价,开展学科组、年级组等团队评价。积极推进代表性成果、实际贡献评价。

  11.完善教师分类评价。幼儿园教师评价突出保教实践,重点评价教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儿童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能力。中小学教师评价突出学科育人,把提升课堂思政、教学实施、科学评价等能力作为关键指标。职业院校教师重点评价实践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双师”素质,将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培训)和服务产业发展作为重要指标。普通高校教师突出教学、科研、服务等不同导向的评价,考虑不同类型层次和学科领域,设定差异化评价标准。完善与教师分类相匹配的评聘制度,提升精准度和科学性。

  12.强化一线学生工作。制定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参与学生工作责任清单,健全教师全员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机制。落实中小学教师全员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高校要明确领导班子成员上思政课、联系学生具体要求,并作为其年度述职重要内容。完善学校党政管理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原则上应当有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经历。高校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至少须有一年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经历。

  四、深化学生评价改革

  13.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健全覆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全学段全类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推行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强化评价激励、诊断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差异发展。

  14.完善德育评价。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评价学生家国情怀、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心理品质、行为习惯,综合考虑地区、学校、学段、性别、年龄等因素,设定德育评价指标。改革德育评价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多维度、多渠道收集学生表现情况。

  15.改进学业评价。落实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学业质量要求,重点评价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和合作能力。完善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统筹考试、作业、监测和日常评价,持续开展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强化结果运用。坚决破除简单用分数评价学生的做法。强化实习(实训)考核,确保学生足额、真实参加实习(实训)。

  16.强化体育评价。完善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完善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制度,客观记录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定期向家长反馈。科学设定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推动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将体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鼓励开设研究生体育公共课程,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

  17.深化美育评价。实施中小学学生艺术素养测评,重点评价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稳步推进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艺术技能测试结果不作为美育评价的主要依据。高校学生修满至少2个公共艺术学分方能毕业。

  18.健全劳动教育评价。细化劳动素养评价制度,落实劳动清单制度。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价值体验认同、劳动习惯养成、劳动品质和精神的考核。

  19.健全拔尖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特殊遴选机制,重点考察学生创新潜质和实践能力。探索实施个性化教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加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衔接。

  20.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坚持正确育人导向,稳慎推进落实中高考改革,深化考试命题改革,合理确定考试难度,丰富试题形式,重点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中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全面实行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同批次录取,逐步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录取学生的倾向。健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机制,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职教高考制度。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五、深化用人评价改革

  21.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落实平等就业要求,坚决克服各类形式的就业歧视,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企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聘、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学校毕业生同等对待。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进一步深化高校“预聘—长聘”制改革,扩大实施范围,完善人才评价制度,优化人才成长支持机制。

  六、强化组织实施

  22.建立落实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制定任务清单,落实改革责任。对教育生态问题突出、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规依纪依法问责追责。

  23.鼓励探索创新。支持各市、各级各类学校稳妥开展教育评价实践探索,组织实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评价改革项目或试点。总结提炼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做好宣传推广。

  24.强化专业化建设。落实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评价机制,健全各级教育督导部门统一负责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引入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评价。加强教师评价能力建设和考试命题队伍建设。强化评价结果导向作用,推进指标简约化。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立教育评价、教育测量等相关专业。推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教育评价改革。

  25.营造教育健康生态。完善全环境立德树人机制,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引导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建立教育评价提醒机制、监测机制和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核机制,破除“五唯”顽瘴痼疾。统筹各类教育评价活动,减少多头评价、重复评价,规范和减少进校园活动,减轻基层和学校负担。引导新闻媒体加强对科学教育理念和改革政策的宣传解读,增进社会共识,坚决杜绝传导不正确评价导向的各类宣传、炒作。

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
2024-08-04
04
2024-08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工会主席魏新一行莅临公司考察交流
必一-山东2024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常见问题解答!

  山东省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1月12日9:00起进行报名,报名流程包括信息填报、信息确认、网上缴费3个环节。

山东省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

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常见问题解答

  一、报名途径?

  答:考生须本人登录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官网(https://ntce.neea.edu.cn)进行报名。

  二、以往报考过是否需要重新注册?

  答:所有考生(含以往参加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报名时均需凭居民身份证号进行注册。已参加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再次注册不影响已获得的成绩。

  三、报名条件是什么?

  答:(一)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就读学校所在地(限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或户籍所在地或居住证申领地在山东省且符合报考类别相应学历条件和要求的中国公民可以选择在我省报考。

  (二)不同类别相应的学历条件和要求

  报考幼儿园、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报考初级中学、高级中学教师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并应当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2.符合上述相应学历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3年级(含)以上在读学生及应届毕业生可报考。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3年级(含)以上在读学生是指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读3年级及以上专科、本科学生和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读专升本本科生、研究生。其中,初中入学的“3+4”本科生、“三二连读”和“五年一贯制”专科生的年级按转段高等教育后即注册高等教育学籍后起算。其他在读生不能报考。

  3.所有考生还应符合教师资格认定的思想品德、身体、普通话等方面的要求,详情请登录山东省教育厅官网查阅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相关公告。

  四、什么人群不能报考?

  答:丧失教师资格人员,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人员,不得报名参加考试;被撤销教师资格人员,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3年内不得再次报名参加考试。

  五、港澳台居民的报名条件是什么?

  答:在我省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报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除需具备相应类别的学历条件和要求外,还应符合《教育部办公厅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秘书局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秘书行政司关于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陆)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师厅〔2019〕1号)要求。

  六、非师范生可以报考吗?

  答:符合报名条件的非师范生可以报考。

  七、符合免试认定改革条件的师范生是否可以报考?

  答: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的通知》(教师函〔2022〕1号),我省部分高等学校开展师范生免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定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简称免试认定改革)。按照自愿原则,符合免试认定改革条件的教育类研究生和师范生也可自行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申请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人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只能申请一种教师资格。

  八、考试有没有专业限制?

  答:对考生所学专业无相关限制。

  九、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需要普通话证书吗?

  答:参加考试不需要提交普通话证书,但后期教师资格认定时需要出具普通话证书。

  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期间或报名后变更了姓名怎么办?

  答:(一)笔试期间。1.若仅有更名计划,尚未更名且尚未通过全部笔试科目,建议通过全部笔试科目后再更改。2.若考生在当次笔试报名前完成更名,如因更名时间与报名时间相距较近,出现公安联网核查比对不一致,导致网上确认不通过的情况,可按提示的不通过原因联系考区所在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进行人工确认。3.若考生在当次笔试报名后、笔试考试前完成更名,须本人向考区所在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提交变更姓名的书面申请、身份证和户口簿原件、复印件。

  (二)面试期间。若考生多个笔试科目合格成绩分别归属曾用名和现用名,或笔试全部通过后进行了姓名变更,在面试报名前,须本人向考区所在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提交变更姓名的书面申请、身份证和户口簿原件、复印件,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汇总后报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统一变更。

  十一、报名时发现自己的身份证号已被注册该怎么办?

  答:在报名网站考生登录页面点击“忘记密码”,选择“申请修改手机号”功能,按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要求提供信息,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客服处理。手机号修改完成后,考生选择短信获取密码,输入后即可登录。

  十二、密码忘记了怎么办?

  答:考生可按照报名系统的操作要求重置密码。建议考生在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期间,不要随意更换手机号码。

  十三、境外教育的学历能报名吗?

  答:境外教育学历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后方可报名,在读期间或尚未取得认证结果的不能报名。

  十四、非全日制学历能报考吗?

  答: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非全日制学历须取得毕业证后方可报名,在读期间不能报名。

  十五、音、体、美专业如何报名?

  答:音、体、美专业考生的笔试公共科目一、科目二实行单独编码(相应科目代码:201A、202A、301A、302A),此类考生在笔试报名时可选报单独编码的公共科目。取得201A、202A科目合格的考生,面试仅限于参加小学类别音、体、美专业科目;取得301A、302A科目合格的考生,面试仅限于参加初中、高中、中职文化课音、体、美专业科目。

  十六、音、体、美专业可以报考201、202、301、302科目吗?

  答:可以。201、202、301、302科目合格成绩,可相应替代201A、202A、301A、302A科目合格成绩。但是201A、202A、301A、302A科目合格成绩,不可替代201、202、301、302科目合格成绩。

  十七、之前在外省(或省内X市)笔试通过部分科目,可以更换考试地点报考吗?

  答:可以。笔试合格成绩全国通用,考生只要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限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或户籍所在地或居住证申领地继续报名即可。

  十八、笔试报名分为哪几个步骤?

  答:报名流程分为考生信息填报、信息确认、网上缴费3个环节。本次具体时间安排为:

  (一)信息填报:2024年1月12日9:00至1月15日16:00。

  (二)信息确认:2024年1月13日9:00至1月16日16:00。

  (三)网上缴费:2024年1月13日9:00至1月17日24:00。

  十九、报名系统登录不上怎么办?

  答:请检查浏览器是否已添加兼容性站点,按照网站要求操作。个别教育网络可能无法登陆报名系统,建议使用公共网络进行报名。

  二十、照片确认不通过该怎么办?

  答:照片确认不通过的考生请按照相关要求及时重新上传照片。照片要求为:本人近6个月以内的免冠、正面、彩色、白底证件照,照片中显示考生头部和肩的上部,不允许戴帽子、头巾、发带、墨镜;照片格式及大小:JPG/JPEG格式,不大于200K。如考生照片不通过次数较多,请在网上确认时间结束之前尽快联系考区所在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寻求指导。

  二十一、考区网上确认未通过怎么办?

  答:确认未通过的考生,如确定本人符合报考条件,请于确认工作截止时间前根据真实情况修正本人填写错误的信息,并按照报名流程重新选择报考类别、考区、报考科目后提交,重新接受考区确认,否则为无效报名,逾期视为自动放弃。如反馈结果要求进行现场确认,考生须联系考区所在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赴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确认。

  二十二、考试是否有统一指定教材?

  答:考试不指定教材,考生可登录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官网(https://ntce.neea.edu.cn)下载各科目的考试大纲,比照考试大纲自行复习备考。

  二十三、笔试报名费用是多少?

  答:收费按照《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东省财政厅关于重新明确教师资格考试收费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鲁发改成本〔2021〕474号)规定执行,每人每科次60元。

  二十四、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报名成功?

  答:考生信息确认通过后,即可按照报名系统提示进行网上缴费,缴费成功后,报名网页显示“报名成功(已缴费)”状态,报名全部完成。未通过确认或确认通过但未在截止日期前完成缴费,则报名不成功,按自动放弃处理,逾期不再补办。

  二十五、报名信息通过确认后还能修改信息吗?

  答:报名信息一旦通过确认将不能更改,提交前请务必确认所有填报信息准确无误。

  二十六、错过报名、确认、缴费截止时间怎么办?

  答:超过规定时间节点无法补办,逾期报名无效,请考生严格遵照各时间节点进行报名。

  二十七、重复缴费了怎么办?

  答:报名结束后,经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核实无误,将按原缴费渠道退回重复缴纳的报名费。

  二十八、缴费之后还能退吗?

  答:考试费一旦缴纳,概不退费,请广大考生注意。

  二十九、考生须携带哪些证件参加考试?

  答:证件要求为身份证(港澳台考生可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或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准考证。请考生在考前登录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查阅当次《致考生的一封信》,按照具体要求做好考前准备。

  三十、考前发现身份证丢失怎么办?

  答:考生可办理临时身份证或携带准考证前往考点辖区派出所开具临时身份证明。因手机禁止带入封闭区以内,无法通过查看手机内的电子身份证核验身份,故电子身份证不作为考试入场有效证件使用。

  三十一、什么时候可以打印准考证?

  答:2024年上半年考试的准考证打印时间为2024年3月4日至3月9日,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官网(https://ntce.neea.edu.cn)报名系统,自行下载、打印,按照准考证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考试。

  三十二、笔试成绩如何查询?

  答:2024年上半年考试的成绩查询时间为2024年4月12日,考生可登录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官网(https://ntce.neea.edu.cn)进行成绩查询。三十三、笔试成绩如何复核?答:考生如对本人的考试成绩有异议,可在成绩公布后10个工作日内,根据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要求提出复核申请。

  三十四、教师资格认定相关问题咨询单位?

  答:认定有关问题的咨询可联系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电话:0531-66778381。

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
2024-08-04
04
2024-08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工会主席魏新一行莅临公司考察交流
必一-山东2024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常见问题解答!

  山东省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1月12日9:00起进行报名,报名流程包括信息填报、信息确认、网上缴费3个环节。

山东省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

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常见问题解答

  一、报名途径?

  答:考生须本人登录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官网(https://ntce.neea.edu.cn)进行报名。

  二、以往报考过是否需要重新注册?

  答:所有考生(含以往参加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报名时均需凭居民身份证号进行注册。已参加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再次注册不影响已获得的成绩。

  三、报名条件是什么?

  答:(一)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就读学校所在地(限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或户籍所在地或居住证申领地在山东省且符合报考类别相应学历条件和要求的中国公民可以选择在我省报考。

  (二)不同类别相应的学历条件和要求

  报考幼儿园、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报考初级中学、高级中学教师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并应当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2.符合上述相应学历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3年级(含)以上在读学生及应届毕业生可报考。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3年级(含)以上在读学生是指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读3年级及以上专科、本科学生和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读专升本本科生、研究生。其中,初中入学的“3+4”本科生、“三二连读”和“五年一贯制”专科生的年级按转段高等教育后即注册高等教育学籍后起算。其他在读生不能报考。

  3.所有考生还应符合教师资格认定的思想品德、身体、普通话等方面的要求,详情请登录山东省教育厅官网查阅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相关公告。

  四、什么人群不能报考?

  答:丧失教师资格人员,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人员,不得报名参加考试;被撤销教师资格人员,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3年内不得再次报名参加考试。

  五、港澳台居民的报名条件是什么?

  答:在我省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报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除需具备相应类别的学历条件和要求外,还应符合《教育部办公厅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秘书局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秘书行政司关于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陆)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师厅〔2019〕1号)要求。

  六、非师范生可以报考吗?

  答:符合报名条件的非师范生可以报考。

  七、符合免试认定改革条件的师范生是否可以报考?

  答: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的通知》(教师函〔2022〕1号),我省部分高等学校开展师范生免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定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简称免试认定改革)。按照自愿原则,符合免试认定改革条件的教育类研究生和师范生也可自行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申请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人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只能申请一种教师资格。

  八、考试有没有专业限制?

  答:对考生所学专业无相关限制。

  九、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需要普通话证书吗?

  答:参加考试不需要提交普通话证书,但后期教师资格认定时需要出具普通话证书。

  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期间或报名后变更了姓名怎么办?

  答:(一)笔试期间。1.若仅有更名计划,尚未更名且尚未通过全部笔试科目,建议通过全部笔试科目后再更改。2.若考生在当次笔试报名前完成更名,如因更名时间与报名时间相距较近,出现公安联网核查比对不一致,导致网上确认不通过的情况,可按提示的不通过原因联系考区所在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进行人工确认。3.若考生在当次笔试报名后、笔试考试前完成更名,须本人向考区所在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提交变更姓名的书面申请、身份证和户口簿原件、复印件。

  (二)面试期间。若考生多个笔试科目合格成绩分别归属曾用名和现用名,或笔试全部通过后进行了姓名变更,在面试报名前,须本人向考区所在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提交变更姓名的书面申请、身份证和户口簿原件、复印件,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汇总后报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统一变更。

  十一、报名时发现自己的身份证号已被注册该怎么办?

  答:在报名网站考生登录页面点击“忘记密码”,选择“申请修改手机号”功能,按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要求提供信息,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客服处理。手机号修改完成后,考生选择短信获取密码,输入后即可登录。

  十二、密码忘记了怎么办?

  答:考生可按照报名系统的操作要求重置密码。建议考生在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期间,不要随意更换手机号码。

  十三、境外教育的学历能报名吗?

  答:境外教育学历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后方可报名,在读期间或尚未取得认证结果的不能报名。

  十四、非全日制学历能报考吗?

  答: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非全日制学历须取得毕业证后方可报名,在读期间不能报名。

  十五、音、体、美专业如何报名?

  答:音、体、美专业考生的笔试公共科目一、科目二实行单独编码(相应科目代码:201A、202A、301A、302A),此类考生在笔试报名时可选报单独编码的公共科目。取得201A、202A科目合格的考生,面试仅限于参加小学类别音、体、美专业科目;取得301A、302A科目合格的考生,面试仅限于参加初中、高中、中职文化课音、体、美专业科目。

  十六、音、体、美专业可以报考201、202、301、302科目吗?

  答:可以。201、202、301、302科目合格成绩,可相应替代201A、202A、301A、302A科目合格成绩。但是201A、202A、301A、302A科目合格成绩,不可替代201、202、301、302科目合格成绩。

  十七、之前在外省(或省内X市)笔试通过部分科目,可以更换考试地点报考吗?

  答:可以。笔试合格成绩全国通用,考生只要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限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或户籍所在地或居住证申领地继续报名即可。

  十八、笔试报名分为哪几个步骤?

  答:报名流程分为考生信息填报、信息确认、网上缴费3个环节。本次具体时间安排为:

  (一)信息填报:2024年1月12日9:00至1月15日16:00。

  (二)信息确认:2024年1月13日9:00至1月16日16:00。

  (三)网上缴费:2024年1月13日9:00至1月17日24:00。

  十九、报名系统登录不上怎么办?

  答:请检查浏览器是否已添加兼容性站点,按照网站要求操作。个别教育网络可能无法登陆报名系统,建议使用公共网络进行报名。

  二十、照片确认不通过该怎么办?

  答:照片确认不通过的考生请按照相关要求及时重新上传照片。照片要求为:本人近6个月以内的免冠、正面、彩色、白底证件照,照片中显示考生头部和肩的上部,不允许戴帽子、头巾、发带、墨镜;照片格式及大小:JPG/JPEG格式,不大于200K。如考生照片不通过次数较多,请在网上确认时间结束之前尽快联系考区所在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寻求指导。

  二十一、考区网上确认未通过怎么办?

  答:确认未通过的考生,如确定本人符合报考条件,请于确认工作截止时间前根据真实情况修正本人填写错误的信息,并按照报名流程重新选择报考类别、考区、报考科目后提交,重新接受考区确认,否则为无效报名,逾期视为自动放弃。如反馈结果要求进行现场确认,考生须联系考区所在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赴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确认。

  二十二、考试是否有统一指定教材?

  答:考试不指定教材,考生可登录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官网(https://ntce.neea.edu.cn)下载各科目的考试大纲,比照考试大纲自行复习备考。

  二十三、笔试报名费用是多少?

  答:收费按照《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东省财政厅关于重新明确教师资格考试收费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鲁发改成本〔2021〕474号)规定执行,每人每科次60元。

  二十四、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报名成功?

  答:考生信息确认通过后,即可按照报名系统提示进行网上缴费,缴费成功后,报名网页显示“报名成功(已缴费)”状态,报名全部完成。未通过确认或确认通过但未在截止日期前完成缴费,则报名不成功,按自动放弃处理,逾期不再补办。

  二十五、报名信息通过确认后还能修改信息吗?

  答:报名信息一旦通过确认将不能更改,提交前请务必确认所有填报信息准确无误。

  二十六、错过报名、确认、缴费截止时间怎么办?

  答:超过规定时间节点无法补办,逾期报名无效,请考生严格遵照各时间节点进行报名。

  二十七、重复缴费了怎么办?

  答:报名结束后,经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核实无误,将按原缴费渠道退回重复缴纳的报名费。

  二十八、缴费之后还能退吗?

  答:考试费一旦缴纳,概不退费,请广大考生注意。

  二十九、考生须携带哪些证件参加考试?

  答:证件要求为身份证(港澳台考生可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或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准考证。请考生在考前登录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查阅当次《致考生的一封信》,按照具体要求做好考前准备。

  三十、考前发现身份证丢失怎么办?

  答:考生可办理临时身份证或携带准考证前往考点辖区派出所开具临时身份证明。因手机禁止带入封闭区以内,无法通过查看手机内的电子身份证核验身份,故电子身份证不作为考试入场有效证件使用。

  三十一、什么时候可以打印准考证?

  答:2024年上半年考试的准考证打印时间为2024年3月4日至3月9日,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官网(https://ntce.neea.edu.cn)报名系统,自行下载、打印,按照准考证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考试。

  三十二、笔试成绩如何查询?

  答:2024年上半年考试的成绩查询时间为2024年4月12日,考生可登录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官网(https://ntce.neea.edu.cn)进行成绩查询。三十三、笔试成绩如何复核?答:考生如对本人的考试成绩有异议,可在成绩公布后10个工作日内,根据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要求提出复核申请。

  三十四、教师资格认定相关问题咨询单位?

  答:认定有关问题的咨询可联系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电话:0531-66778381。

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
2024-08-04
04
2024-08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工会主席魏新一行莅临公司考察交流
必一-《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解读

  近日,我省印发了《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教民发〔2024〕1号),对新时代我省普通高校举办什么样的学历继续教育、如何办好学历继续教育明确了方向和要求。现将《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2022年,教育部陆续印发《关于严格规范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2022〕1号)、《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职成〔2022〕2号)等文件,对普通高校举办的学历继续教育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内涵建设,推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年12月,我省出台《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设置管理办法的通知》(鲁教民发〔2022〕1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2024年又制定下发《实施方案》,是《管理办法》之后又一推动我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改革篇”,打出了推进我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组合拳”。

  二、起草过程

  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省教育厅先后2次召开全省高校视频会议,解读教育部和我省关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文件精神,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安排部署推进改革的计划措施。成立《实施方案》起草工作小组,深入开展学习考察调研,参考借鉴省内外好的经验做法,形成我省《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省教育厅有关业务处室(单位)、部分高校意见建议,对文稿多次进行修改完善,并经厅长办公会研究审议,形成《实施方案》。

  三、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主要包括:目标要求、主要任务、工作要求和附件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目标要求

  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强调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坚持源头治理、强化公益服务,坚持系统治理、规范办学行为,坚持协同治理、压实责任链条”的原则,推动我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形成办学结构合理、质量标准完善、办学行为规范、监管措施有效、保障机制健全的新格局。

  第二部分:主要任务

  共10个方面的任务要求:

  (一)明确办学定位。明确要求主办高校要遵循聚焦特色、控制规模、保证质量的原则,将学历继续教育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学校党委、行政议事日程,举办与学校定位相适应的学历继续教育,重申了学历继续教育的公益属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得下达经济考核指标,让学历继续教育回归育人本质,使办学质量与主办高校的特色、品牌、声誉相符相称。

  (二)优化专业设置和布局。要求主办高校依据教育部关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的相关要求,重点聚焦国家和我省发展战略、优势发展产业人才需求,设置优势特色的学科专业。支持普通本科高校主要立足我省,因地制宜,办出特色;高等职业院校利用办学优势,重点服务一线从业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术提升,避免“百校一面”。推进分层分类办学,推动本科院校集中精力办好本科专业,高等职业学校办好专科专业,开放大学和独立设置成人高校根据自身办学能力和服务面向办好特色专业。

  (三)规范校外教学点设置管理。严格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校外教学点设置与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要求主办高校将校外教学点建设纳入学校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慎重选择设点单位,定期开展校外教学点检查评估,及时堵住风险漏洞。鼓励有条件的主办高校通过校本部举办非脱产形式的学历继续教育。

  (四)加强招生计划管理。依据主办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和学历继续教育办学基本要求,作为核定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资质、确定招生计划上限、监测办学质量、评价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确定下达各校年度招生计划。高校应当依据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实际,按照公布备案的专业及校外教学点办学条件科学安排招生计划,按要求审慎提出年度计划需求。

  (五)全面落实教育教学要求。要求主办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严格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政策规定,开齐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完善“三全育人”机制,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目标规格,规范课程设置,合理确定各课程线下面授教学(含实践教学环节)学时。规范教学组织实施,严格落实课程教学、实验实训、作业、考核、毕业论文(设计)、毕业答辩与毕业审核等环节要求,明确线下面授教学(含实践教学环节)原则上不少于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总学时的20%。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按照不低于规定的比例配足配好主讲教师、辅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将本校教师承担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学工作量计算和教师教学业绩考核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六)加强教材建设管理。坚持“谁编写谁负责”“谁选用谁负责”原则,进一步明确和压实教材审核、选用上管理责任,严把课程教材选用审核和选用关口。

  (七)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持续开展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遴选活动,鼓励自主或联合开发建设优质网络课程。至2025年底,占比达到50%以上。“十四五”期间建成一批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促进在线课程和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

  (八)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升级改造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监管和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业务一网通办、信息一网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支持主办高校建设智慧化教学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招生、教学、考试、学籍、证书、收费等各环节全流程管理和教学过程、学习行为、效果评价等实时数据统计与在线监测预警。

  (九)健全教育监督评估机制。综合采取数据监测、质量评估、实地调研、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强事中事后常态化监管,强化督导和检查结果运用。对办学质量低下或存在违规办学行为的所属高校,视情采取调减招生计划、限制招生、停止招生和取消办学资质处理等。建立山东省高等继续教育专家库,发挥好专家智库的指导、监督、评价和研究谋划等作用。

  (十)完善继续教育激励机制。持续开展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项目遴选和培育,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

  第三部分:工作要求

  从“加强组织领导、稳妥有序推进、积极探索创新”三个方面提出组织实施改革的相关要求。坚持以“全面规范、提高质量”为主线,压实主办高校主体责任、市县级教育部门日程监管责任和设点单位的自我管理责任,协同推进改革落地落实落细。鼓励主办高校加强“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制订本校学历继续教育学分认定与转换规则,促进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与转换。加大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成果、发展成就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引领和辐射作用,推动我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四部分:附件《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任务清单》

  对照10项主要改革任务和工作要求,细化为11个方面50条具体任务清单,要求各高校结合《实施方案》一并抓好落实。

附:关于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
2024-08-04
  • <<
  • <
  • 37
  • 38
  • 39
  • 4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