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一运动国家体育总局:将研制出台体育用品转型升级、户外运动高质量目的地等政策措施
2024-10-11
10
2024-07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工会主席魏新一行莅临公司考察交流
必一-省教育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

  4月6日,省教育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开展集体学习研讨。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明主持集体学习并讲话。

  会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要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始终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会议强调,要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要自觉做对党忠诚老实的模范践行者,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要自觉做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要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要自觉做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会议要求,要坚持深学细悟,在抓好深化上下功夫求实效,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最新重要讲话、作出的最新重要指示批示,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到实处。要坚持知行合一,在抓好内化上下功夫求实效,准确把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重点把握和运用好“六个必须坚持”,真正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要坚持学以致用,在抓好转化上下功夫求实效,重点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抢抓部省战略合作机遇,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教育强省建设的新成效,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及厅机关有关处室、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并结合学习主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
2024-07-10
09
2024-07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工会主席魏新一行莅临公司考察交流
必一-公示!山东拟新建4所高职学院

  今日,省教育厅网站发布《关于申报设置高等职业学校的公示》,共4所高等职业学校申报设置,分别是德州理工职业学院、日照康养职业学院、烟台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设置类型均为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均为新建。公示期为2024年4月7日至2024年4月11日。

  名单如下:

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
2024-07-09
09
2024-07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工会主席魏新一行莅临公司考察交流
必一-2024年山东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怎么做?通知来了

  日前,山东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的具体内容,一起来看——

山东省招生考试委员会

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各市招生(考试)委员会、教育(教体)局,各高等学校,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我省2024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教育强省建设,统筹推进高考综合改革与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考试招生制度。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4〕2号)精神与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责任链条

  (一)落实主体责任。各市招生(考试)委员会是本行政区域内组织考试、治理考试环境、维护考试招生安全稳定、做好考试卫生防疫、整肃考风考纪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各市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和招生考试机构主要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高校是本校考试招生(含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

  (二)强化应急处置。提升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水平,健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落实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相关要求,加强对重要设备、信息系统和网站的监测和运行维护,堵塞安全技术漏洞。高考期间,各市要建立应急指挥专班,协调处置各类涉考突发事件,重大事件处置决策要向市级党委和政府请示汇报,并报告省教育厅、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三)做好舆情应对。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各类涉考信息,第一时间调查核实,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消除负面影响,避免形成舆情事件。一旦发生重大舆情事件,要迅速启动多部门会商机制,快速妥善处置,并第一时间上报。

  二、树立底线思维,强化考试安全

  (一)完善考试安全体系。加强安全保密工作,强化命题、制卷、运送、保管、分发等关键环节和关键人员的管理,确保试题试卷绝对安全。加强考点考场管理,严格执行入场安全检查规范,严密实施规范执行考生进入考点封闭区和考场“两次人工安检+一次智能安检门安检”,严格执行考生进入考点(考场)安全检查工作规范。加强监考巡考工作,严格执行考场视频回放制度,严查违规违纪行为。采用现代化、智能化技术手段提升考试管理水平,开展手机作弊专项治理,加强考点无线电信号屏蔽设备配备,实行考点手机集中存放管理,实现“智能安检门”的全配备、考点考场无线电信号有效屏蔽。继续开展“净化考试环境严厉打击考试作弊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综合治理考试环境。完善高考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预案,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实行24小时值班制,重大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准确上报,快速妥善处理。

  (二)强化招生信息安全。落实国家、省级、高校、中学四级信息公开制度,并结合实际完善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方式,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及利益相关方的监督。强化考生志愿填报等环节安全管理,提高学生风险防范意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学生个人及招考信息安全,严防信息泄露或被他人操控。

  三、推进综合评价,深化高考改革

  (一)优化本科综合评价招生政策。各地要为高校提供全面、规范的综合素质档案。高校要积极探索在有关特殊类型招生中使用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继续加大项目式学习、探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等标志性成果和发展性评价数据的权重,对学生进行多维度评价,坚决避免过度依赖竞赛获奖的倾向。

  (二)积极推动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继续抓好公费生招录工作,加强高校、地方间的协调配合,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按照高考标准组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扎实推进艺术体育类招考改革,加强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能力建设。优化志愿填报模式,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

  (三)扎实做好强基计划招录工作。深入总结强基计划工作经验,结合人才培养规律,优化学校考核内容和形式,注重对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问题意识、质疑精神、意志品质”等因素考查。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强化与学科培养关联度较高的单科成绩要求。引导考生诚信应考,对于确认参加学校考核又无故放弃的考生,应如实记录并通报生源省份招生考试机构。加强政治引领,涵养爱国情怀,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术志趣保护。做好本研衔接,强化接续培养。

  (四)着力完善职教高考制度。优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方式,建立符合职业教育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选拔模式。巩固“职教高考”改革成果,科学设置专业类别,规范专业技能测试,提升人才选拔的科学性。继续实施高职(专科)单独考试招生与综合评价招生工作,根据生源实际,做好分类招生和培养工作。

  (五)继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考查融入试题,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的内容体系。高考命题要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注重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六)强化考试招生条件保障。各地各校要继续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教育考试考务人员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学厅〔2023〕1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考综合改革保障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字〔2020〕31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考试安全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字〔2022〕48号)要求,强化考试招生保障工作,明确市、县两级政府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要加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标准化考点的升级与改造,推动考试招生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

  四、规范专项招生,确保高考公平

  (一)做好各类专项招生工作。组织实施好“高校专项”“地方专项”“高职院校专项”计划招生工作。考生的资格审核工作由实施区域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有关市教育局负责考生资格复核工作。各有关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要严格程序,明确责任人,会同公安部门加强对考生报名资格和身份的核查力度,切实把此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有关高校要及时将往年放弃入学的相关考生信息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二)落实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政策。对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凡具有我省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学籍并有3年完整学习经历,且符合除户籍条件外其他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均可在我省就地(所就学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与当地考生享受同等录取政策。

  (三)严厉打击“高考移民”行为。各地要加强高考报名资格审核,严格审核考生的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情况。对于通过非正常户籍学籍迁移、户籍学籍造假、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获取高考资格的,要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要加强规范高中招生和办学行为,严格高中学籍管理,严禁空挂学籍、人籍分离、违规招生、违规借读等行为,采取有效措施标本兼治“高考移民”问题,切实维护高考招生秩序。

  五、加强信息公开,推进“阳光招生”

  (一)认真制定高校招生章程。各高校要做好招生章程编制工作,经省教育厅集中核定后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和本校网站上分别发布。民办高校发布的2024年招生简章和广告,应于10月31日前将加盖学校公章的扫描件通过“全国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山东”备案留存。

  (二)强化招生信息公开公示。严格落实招生信息“十公开”,及时公开招生政策、招生资格、招生章程、招生计划、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事件违规处理结果、录取新生复查结果等信息。强化特殊类型招生和高考加分考生的公示。加强对高校强基计划、保送生、艺术体育类专业、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考生及享受加分照顾政策考生的资格和录取要求的公示。所有申请享受高考加分的考生,均须就其对应的加分项目向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进行申报,各市招生考试机构要制定具体办法,会同统战、公安、民政、退役军人事务、侨务等部门,按规定做好申请录取照顾考生资格审核,并做好考生信息公开公示。

  六、严格过程管理,确保平稳有序

  (一)严格招生计划管理。高校须按教育部有关计划编制原则、要求和统一信息标准,使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网上管理系统”编制本校的招生来源计划,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和教育部批准(备案)后,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规范整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各高校要严格执行国家核准下达的招生计划,严禁无计划或擅自突破计划招生,严禁通过混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进行欺诈招生,严禁违规向学生作出招生承诺。规范大类招生行为,高校原则上按专业开展招生,少数探索大类招生的高校要精心制定培养分流方案,确保科学规范、公平公正。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要加强对高校招生行为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与学校招生资格、招生计划与新生学籍电子注册相挂钩的政策。

  (二)严格规范招生宣传。招生广告或者宣传不得采取贬损、夸张、低俗以及其他不适当的语言或形式;不得以新生高额奖学金、违规承诺录取(含承诺录取专业、本硕博连读或贯通等)、诋毁中伤、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争抢生源,严禁以优质生源登记表、志愿填报意向书等形式吸引、误导学生。志愿填报期间,要逐步减少外派招生宣传组的数量,扩大线上咨询服务渠道。加强工作人员管理,不得代替或干预考生填报志愿。

  (三)严格招生工作秩序。各地各校要严格遵守高校招生“30个不得”“八项基本要求”等工作纪律。各地教育部门要认真落实监管责任,会同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对考试招生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各地、各部门要在高考和录取期间公布受理举报渠道,认真做好信访工作。高校是受理招生信访的责任主体,要及时受理、妥善处置。

  (四)严格入学资格审查。继续坚持报到后全面复查和进行相关科目文化测试的办法,严查不符合条件违规报考学生和冒名顶替学生。要对新生报到所需录取通知书、身份证、户口迁移证(未办理户口迁移除外)、准考证等材料与考生纸质档案、录取名册、电子档案逐一核查,严格比对新生照片和关键信息。新生报到后,高校须将考生电子档案信息打印并加盖学校公章后存入考生纸质档案。高校须妥善保管考生电子档案,指定专人管理和维护,避免电子档案丢失。要对享受高考录取照顾、综合评价招生及各类专项计划录取的新生资格条件进行逐一核查。要对艺术、体育类专业或艺术、体育特长生等特殊类型录取新生开展入学专业复测。特别要加大对以网络考试(测试)方式选拔录取考生的资格审查力度,入学后要逐人对照考试录像资料进行身份复验。要加强对特殊类型招生录取学生入学后的管理,艺术、体育类专业录取的学生不得调整到普通类专业,外国语中学推荐的保送录取的学生不得录取或调整到非外语类专业,民族班、民族预科班、公费生等定向就业类考生不得调整录取类型、培养方式等。

  (五)严厉查处违规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等规定,严肃处理考试招生中的各种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考生的各种违纪作弊行为要记入《考生电子档案》,作为考生考试诚信记录的重要内容。

  对严重违规的教育系统工作人员,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要取消其招生考试工作人员资格、撤销招生考试工作职务,并按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直至开除公职;情节特别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高考中严重违规或严重破坏高考的国家公务人员及其他人员,应向违规人员所在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通报其违规事实,并予以严肃处理。

  对在考试、录取过程中违反招生工作规定,严重违背招生诚信、破坏招生秩序的高校或高级中等学校,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等规定进行处理;对严重违规招生的学校负责人将追究其领导责任。

  七、坚持以人为本,优化考生服务

  (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健全信息发布机制,重要考试招生信息须经招生考试机构主要负责同志或高校主要负责同志审核后发布。加强高考成绩信息管理,除教育部规定的特定事项外,考生高考成绩信息只能提供给考生本人及有关投档高校,不得宣传炒作“高考状元”等。探索建立涉考负面舆情清单制度,作为相关工作考核的重要参考。严禁各地各校以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不得将升学率与教师评优评先及职称晋升挂钩。

  (二)优化考生咨询服务。加强考生志愿填报咨询服务,逐级开展政策宣传解读和工作培训,实现地区、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全覆盖。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要充分发挥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积极为考生提供咨询服务。

  (三)加强培训机构治理。开展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活动专项治理,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和高校、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及其教师不得组织或参与任何形式涉考培训活动。各校不得允许教育咨询机构、校外培训机构或个人进入学校开展涉考培训咨询活动,或提供场地给有关机构或个人开展相关活动;不得向考生和家长宣传推介有关机构或个人的相关活动。要会同网信、公安、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加强对社会培训机构或个人开展考试招生培训咨询的规范治理,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组织或参与考试作弊、干扰破坏考试招生秩序等违规违法行为。加强对考生和家长的教育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升学观和成才观。

  (四)实施“高考护航行动”。加强治安、交通、卫生防疫、心理辅导等多方面综合服务保障,着力解决考生“急难愁盼”问题。要积极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考生提供合理化便利,营造温馨的考试招生环境。

  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及录取具体工作安排另行制定印发。

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
2024-07-09
09
2024-07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工会主席魏新一行莅临公司考察交流
必一-中职教育:从“追求数量”到“以质定量”

  “中职学校的招生变化很大,令人振奋。职业教育迎来了创新发展的‘好光景’。”谈起去年的招生情况,济南市历城职业中专校长赵波说,当年,历城职专录取学生最低分为461分,超过普通高中提档线1分,最高分达549分。他期待今年有更多的有志青年走上技能报国之路。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教育,初步实现了从‘无门槛追求数量’到‘有选择以质定量’。”谈起中职教育的发展,省教育厅总督学王志刚介绍说,山东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强化政策供给、夯实办学基础,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持续提升,在发展中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局面。

历城职专学子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创佳绩

  把中职学校办好,让学生“喜欢来”

  日前,在武城县职业中专新校区建设工地,三大单体工程建设同时推进,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该项目是我县打造西南职业教育集聚区的重点项目,占地550亩,总投资15.8亿元,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150个教学班,8000名学生就读,年底即可搬入新校区。”武城县职业中专校长范福亮介绍说,该县为解决老城区学校发展空间小、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升级,对县域职业教育资源进行了重新规划、整合和重建。

武城县职业中专新校区规划图

  近年来,山东省不断加大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提升力度,在推动中职学校全部达到合格标准的基础上,实施了省级规范化、示范性及优质特色学校建设工程,省、市、县各级投入330多亿元建设了208所省规范化、示范性及优质特色学校,占全省中职学校总数的52.4%。其中,65所国家中职示范校,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在完成上述工程后,2021年又启动了100所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和300个特色化专业建设,预计总投资将达90亿元。像武城县职业中专一样,相当多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已经或正在焕然一新。

  在硬件上台阶的同时,以提升中职学校治理水平为重点,山东省实施了职业学校治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出台了《职业院校基本办学规范》,推动建立起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

  2022年7月,山东省公布了第二批中职学校79名齐鲁名师、17名齐鲁名校长人选名单,标志着已有147人、43人分别成为齐鲁大地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标杆和“头雁”。近年来,山东省实施了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青年技能名师建设计划,计划培育职业教育教学名师500名。

  山东省还不断改革完善职校教师招聘制度,对业界优秀人才采取直接考察方式,使更多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和技能大师走进职教校园,有近2万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通过“绿色通道”进入职业院校,全省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60%,有“真本事”的教师教会学生“真本领”,成为职业学校的亮丽风景线。

  关键办学能力的提升,吸引了更多的学生选择职业学校。据介绍,近3年,山东省中考招生中有9.37万名学生超过普通高中线而选择了中职学校,高考招生中有10.74万名学生达到本科线却选择了高职,4.65万名普通高中在校生转入中职学校就读。

  把教学质量抓好,让学生学到“真本领”

  今年33岁的李启士是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加工中心高级技师、资深技能专家,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建设基地指导教师,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技术能手、中美国际数控技能大赛优秀选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李启士说,他在2005年到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机械制造与控制专业学习,学校注重“做中教,做中学”,让他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练就了过硬的专业技能,为他参加工作后迅速成长打下了基础。

从职教走出的高铁行业“技术大拿”李启士

  近年来,山东省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方向,以能力递进为主线,一体化设计中职与高职、中职与本科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开发569个专业教学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资源纳入教材,基本形成既分层分类又系统衔接,覆盖各主干专业的课程体系。按照类型教育的特点,推广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德技并修、敬业乐群,夯实入职入行道路。

  像李启士一样,成千上万的中职学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成长为技术革新的行家里手、新旧动能转换的中坚力量和技能创新的大国工匠,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把发展路径建好,让更多学生人生“出彩”

  “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是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特征的‘类型’教育,为有志于技能报国的青年学子开辟了‘新通道’。”青岛电子学校校长崔西展说,2012年起,学校借助职教高考改革的东风,搭建起“三二连读”、“五年制贯通”、“3+4贯通”、中日“3+3+2”硕士等人才培养立交桥,8届“3+4贯通”培养的630名学生就读应用型本科,全校有近50人考取了研究生,成长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青岛电子学校学生在上实训课

  为给更多的中职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架起“新通道”,2012年,山东省率先建立了“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职教高考制度,职教高考报名人数从最初的不到4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26.5万人。日前,山东省确定110所中职学校联合高职院校在810个专业点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每个专业点招生50—100人,全省中职学生升学深造比例超过70%,为山东新增劳动力普遍接受高等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东省现有中职学校448所、在校生133.6万人。为让更多中职学生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全省成立了23个省级教指委,建设了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12个、市域产教联合体26个,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将企业先进的生产、服务、运营、技术体系转化为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为新型工业化战略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用工企业满意率达96.07%。

  “把中职学校办好,把教学质量抓好,把发展路径建好,我省中职教育的‘类型’特色愈发凸显,发展潜力更加强大,必将为教育强省建设描画出更加绚烂的色彩。”王志刚说。

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
2024-07-09
09
2024-07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工会主席魏新一行莅临公司考察交流
必一-1350名!山东发布“三支一扶”招募公告

  4月7日,《2024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 计划招募公告》发布,4月16日开始报名,5月18日笔试。全省共计划招募1350名。具体内容一起来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决定组织实施2024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计划招募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募数量和范围

  (一)招募数量。全省共计划招募“三支一扶”人员1350名,详见《2024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岗位表》(附件1)。

  (二)招募范围。30周岁(含)以下(1993年4月以后出生)山东省内普通高校全日制毕业生(含非山东户籍毕业生)以及省外普通高校和国家承认学历的海外高校全日制大学的山东户籍毕业生。招募岗位不设开考比例,分类划定最低分数线。对省委组织部等11部门《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的若干意见》(鲁组字〔2019〕32号)明确的重点扶持区域、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省政府《关于印发突破菏泽鲁西崛起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鲁政字〔2023〕18号)中菏泽、枣庄、德州、聊城、滨州5市,可按不低于50%比例面向本地户籍或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招募。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生,可按有关规定应聘符合条件的岗位。

  二、招募条件

  (一)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品德优良、遵纪守法、作风踏实,组织纪律观念强;志愿到基层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服从组织安排。

  (二)专业知识扎实,具有相应学制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202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须在2024年7月31日前取得相应学制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组织协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强,有发展潜力,综合表现比较突出。

  (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满18周岁(2006年4月以前出生)。

  (四)身体健康,符合相关体检标准。

  (五)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

  2.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

  3.现役军人;

  4.曾被“三支一扶”计划录取过的人员;

  5.具有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被聘用为事业单位人员的其他情形的。

  (六)其他事项

  1.最高学历学位高于岗位条件要求,相应专业条件符合岗位规定的可以报考。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不得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报考。

  2.报考人员不得报考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人社部规〔2019〕1号)规定情形的岗位。

  3.符合各市对岗位需求、专业及其他条件作出的补充公告。考生专业情况以毕业证书上注明的专业为准。

  4.报考人员报考前须认真阅读本公告及各市补充规定。

  5.报考人员填报相关表格、信息等必须真实、全面、准确。主要信息填报不实的,按弄虚作假处理;因信息填报不全、错误等导致未通过资格复审的,责任由报考人员负责。对招募过程中存在不诚信情形的报考人员,纳入诚信档案库。

  三、招募程序

  (一)网上报名

  报名时间:2024年4月16日9:00—4月20日16:00

  查询时间:2024年4月16日11:00—4月21日16:00

  报名人员登录山东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rss.shandong.gov.cn/rsks/)进行报名。报名人员在报名系统内完成注册、上传照片后,根据系统提示依次进行阅读报名须知和诚信承诺书、填写报名信息、选择岗位、报名信息确认的操作后,进入待审核状态,等待资格初审。每人限报一个岗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必须一致。报名时,报名人员要仔细阅读报名系统有关要求和诚信承诺书,提交的报名申请材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能够体现岗位条件和招募条件要求。报名人员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即取消报名资格。对伪造、编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有恶意注册报名信息、扰乱报名秩序等行为的,查实后取消其本次报名资格。报名人员在招募期间的表现,将作为公开招募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4月20日16:00前,未通过资格初审的,可以更改、补充报名信息,也可以申请改报其他岗位。其中,审核单位要求补充信息的,应当及时完整地补充报名信息。4月20日16:00以后,将不能更改、补充报名信息,也不能申请改报其他岗位。

  (二)各市资格初审

  初审时间:2024年4月16日11:00—4月21日16:00

  各市指定专人负责资格初审工作(节假日不休息),及时查看本市网上报名情况,认真进行资格审查,确认初审结果。对未通过初审的,要说明理由;对提交材料不全的,应注明缺少的内容,退回报名人员,再行补充。未通过资格初审人员,可在2024年4月20日16:00前改报其他岗位。网上报名期间,各市应安排专人接听咨询电话,提供咨询服务。

  (三)个人报名确认

  确认时间:2024年4月16日11:00—4月22日16:00

  通过资格初审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报名系统进行报名确认。报名确认后,方为报名成功;逾期未进行报名确认的,视为放弃报名。报名不收取考务费。

  报名确认成功人员,应于2024年5月14日9:00-5月18日9:30登录报名系统打印笔试准考证以及《2024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报名表》(以下简称《报名表》)、《2024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诚信承诺书》(以下简称《诚信承诺书》)(以上材料参加资格复审或面试时使用)。

  报名结束后,对无人报考的岗位予以保留,用于后期调剂。

  (四)笔试

  时间:2024年5月18日9:00-11:30

  笔试采取全省统一考试的方式进行,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为保证新进人员基本素质,将根据招募计划和笔试情况,确定笔试成绩最低合格分数线。

  考生对笔试成绩有异议的,按照《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部分人事考试成绩复核办法>的通知》(鲁人社字〔2022〕140号)办理。

  笔试在全省16市设置考点。报考人员在报名时自行选择考点城市,凭准考证和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与报名时一致)参加考试。对于考试中的违纪违规行为,将参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35号)的有关规定处理。

  (五)资格复审

  根据笔试成绩,在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以上,按照招募计划1:3的比例,由各市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各岗位面试人选,报省“三支一扶”办公室审定后在“山东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rss.shandong.gov.cn/rsks/)和“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http://www.sdgxbys.cn/)予以公布。

  考生需在规定的时间,向报考单位所在的市“三支一扶”办公室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由审核单位留存)。相关证明材料主要包括:

  1.省内普通高校毕业生以及省外普通高校毕业生需提供:《报名表》《诚信承诺书》、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省外院校毕业生还需提供户口簿;

  2.海外高校山东户籍毕业生需提供:《报名表》《诚信承诺书》、身份证、户口簿以及国家教育部门的学历学位认证材料。应聘人员可登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站(http://www.cscse.edu.cn)查询认证的有关要求和程序;

  3.高级技工学校或技师学院全日制毕业生需提供:《报名表》《诚信承诺书》、毕业证、身份证、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或预备技师证书(含技师)等,省外高级技工学校或技师学院毕业生还需提供户口簿;

  4.在职人员报考的,还需提交有用人权限部门或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介绍信(经报考单位同意,也可在体检时提供);

  5.报考岗位要求的其他证明材料。

  各市“三支一扶”办公室严格按照岗位要求组织资格复审。因弃权或取消资格造成的面试人员空缺,按笔试成绩依次递补。达不到招募比例的,按实有合格人数确定面试人选。

  (六)面试

  各市统一组织面试。面试考场设旁听席进行全程监督。根据笔试、面试各占50%的比例,按百分制计算考生的综合成绩。面试后,根据考生总成绩,等额确定体检人选,如考试总成绩相同,按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确定体检人选。体检人选的面试成绩不得低于60分。

  (七)调剂

  面试结束至确定体检人员之前,所有出现空缺的岗位,各市按照规定进行调剂。调剂原则:可从同类岗位(支农、支教、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等)、相近专业的考试成绩合格的人员中进行调剂。需调剂的岗位应在各市官方网站公示不少于3个工作日,考生按调剂岗位的要求申报,一个考生限报一个调剂岗位。具体调剂程序和方式由各市自行确定,力争无岗位空缺。

  (八)体检

  各市“三支一扶”办公室组织在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和项目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及操作手册执行,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报考人员不按规定时间、地点参加体检的,视作放弃。对按规定需要复检的,不得在原体检医院进行,复检只能进行1次,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对体检不合格或放弃者,从报考该岗位的考生中按总成绩进行依次等额递补。

  (九)确定招募人员名单

  经考试、体检、档案审查等合格的人员作为拟招募对象,由各市等额确定报省“三支一扶”办公室审定后,统一在“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等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的,作为招募对象。拟招募人员名单公示后不再递补。

  资格审查贯穿招募工作全过程。发现报考人员有弄虚作假等违纪违规行为的,随时取消招募资格。

  四、其他事宜

  (一)“三支一扶”人员服务期为2年,各市“三支一扶”办公室负责组织拟招募的“三支一扶”人员签订服务协议。“三支一扶”人员的人事档案统一转至服务单位所在的县级人事部门管理,党团组织关系转至服务单位。日常管理、年度考核等由基层服务单位负责,乡镇党委、政府负责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三支一扶”人员到岗服务视为参加工作,其参加工作时间按其到基层报到之日起算,其在基层服务年限按照《关于印发参加农村基层服务项目的高校毕业生被机关事业单位录(聘)用后工资待遇确定办法的通知》(鲁人社发〔2010〕55号)规定计算工龄。

  (二)“三支一扶”人员享有服务协议规定的各项权利,要履行服务协议的各项义务,不得单方中止协议或擅自离岗。如因不可抗力因素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继续服务的,要提出申请,经市“三支一扶”办公室同意并报省“三支一扶”办公室批准后,终止服务协议。

  (三)本次招募的“三支一扶”人员服务满2年且考核合格的,采取考核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为原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聘用合同中约定5年的最低服务期限(含“三支一扶”计划服务年限)。考核不合格的,取消聘用资格,解除服务协议。

  本次招募的相关信息在“山东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rss.shandong.gov.cn/rsks/)、“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http://www.sdgxbys.cn/)和“山东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网”(http://gxjy.sdei.edu.cn/)发布,考试报名、准考证打印及成绩查询在“山东人事考试信息网”上具体实施。

  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教材和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授权或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本公告中的“以上”“以下”“以前”“以后”均包含本级别、本基数。

  本公告有关问题由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监督电话:0531-51788162,51788113;

  网上报名技术咨询电话:0531-88920253。

扫码查阅以下附件

  附件1:2024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岗位表

  附件2:各市“三支一扶”办公室咨询电话

  附件3:2024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报名表

  附件4:2024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考试诚信承诺书

  山东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

  2024年4月7日

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
2024-07-09
  • <<
  • <
  • 67
  • 68
  • 69
  • 70
  • >
  • >>